七一来临之际,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党的红色血脉,在即将迎来的中国共产党102周年的隆重日子里,中共南京和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党员探访游学活动,进一步增强党总支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党员队伍的政治素养和践行本领。

(红船精神 历久弥新)
烟雨南湖,红色圣地。此次党员活动探访游学的目的地是中共一大诞生的摇篮——嘉兴南湖。一处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肩负过伟大使命的革命圣地,既经历了建党之初的举步维艰、筚路蓝缕的艰难岁月,也共睹了如今的海晏河清、四海承平的如愿盛世,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那里诞生,中国革命的航船从那里起航,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从那里壮大。

(南湖革命纪念馆外正面图)
在抵达嘉兴后,党员同志们首先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东岸,整个纪念馆外观庄重肃穆、气势恢宏,纪念馆入口的正上方“南湖革命纪念馆”几个大字豁然显现,与之呼应的还有格外醒目的党徽标识,不禁让大家肃然起敬,备受感动。随后,大家整装列队,在纪念馆外进行了集体合影留念。

(聆听讲解员解说)

(仔细浏览馆内展板)
紧接着,在讲解员老师声情并茂、张弛有度地讲解和带领下大家共同进入纪念馆内参观学习,结合纪念馆内的图文解说,关于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前的社会背景、召开期间所遭遇的突发情况以及顺利召开后对中国共产党后期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一一展现,党员们听得全神贯注、十分投入。

(观看近似真实还原一大召开时映像资料)
尤其是大家看到纪念馆内近似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南湖红船上召开会议的场景,当一大代表们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后共同唱响《国际歌》时备受震撼和鼓舞,便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低声合唱起来。

(陈望道翻译《中国共产党宣言》)

(李大钊就义的绞刑架)
还有如陈望道先生在老家柴房翻译《中国共产党宣言》、李大钊先生就义时的绞刑架等,都在向大家展示着一个来之不易的新中国。在参观学习之余,大家还不时用手机记录下了很多感人瞬间和还原场景,进一步加深此前的学习效果,弥补尚未了解到的认知空缺。

(泛舟南湖 共话“一大”)

(红船精神 赓续传承)
纪念馆参观结束后,党员们集中前往南湖乘船游湖,党总支部邀请了来自南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专业党课老师为大家讲授了一场沉浸式微党课,让大家深刻感受当年中共一大召开时革命先贤们的魄力和心境。党课老师的讲述形象生动、情感丰富,整个一大召开期间的突发情景扣人心弦、惊心动魄,听得大家毛骨悚然、屏气敛息。当听到一大代表李汉俊在面对侦探的询问时,他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应答自如,最终化险为夷之后,一时间的紧张和担心又烟消云散。

(铭记使命 敬畏先贤)

(学思践悟 勿忘初心)

(伟大觉醒 披肝沥胆)

(两届党总支部委员会成员南湖红船前合影留念)
课后,大家不禁为当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革命先贤表示敬佩和赞叹,革命先贤们的勇气和胆识值得吾辈学习和传承。
最后,党员们共同前往了位于嘉兴市区的五四文化博物馆,共同参观和了解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史陈展览。

(嘉兴五四文化博物馆)

(推翻旧制 谋求新生)

(爱国先贤 身先士卒)
在当时的动荡时局下,为拯救危亡的国家和民族,一大批仁人志士期盼着能够探索出一条振兴中华而使民族昌盛的正确道路,孙中山、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一批爱国人士带着新思想、新潮流,参与到了新文化运动的潮流中,为中国近代史的推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也为之后新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启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四文化博物馆参观)

(五四文化博物馆参观)

(五四文化博物馆参观)
百年以来,红船的航行从未止步。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曾经的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初心,牢记使命,继承着革命先贤们的理想和愿景,毅然奋进。

(党员们在五四文化博物馆合影留念)

(党员们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合影留念)
此次党总支部组织开展的党员探访游学活动是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精心规划,目的是希望党员们能通过此次多场景学习和体验后,进一步学深悟透党的先进理论,在之后的工作中发挥到指导作用,同时也想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创业历程为党员们提升自身的实践本领起到一定的启发,能够在新时代下继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党的红色基因,敢于创新,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