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先烈,他们流下的鲜血血流成河。仰望着鲜红的党旗,我们怎能不热血沸腾?激起无数红色的记忆。

先说说《阿坝党史》中一个感人的记载吧!现在的四川阿坝地区是那样的美丽,雪山呈现出银白的色彩,天空是那样的湛蓝,偶尔飘过的白云像洁白的哈达。草地上盛开着黄色的人参果花、蓝色的报春花,山崖间满是艳丽的格桑花,时而有大片大片的高山杜鹃花映入眼帘。然而转眼回到80多年前,谁能想到这儿大片大片的土地上留下了上万名红军的尸骨。他们或者战死在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役中,或者被冻死、饿死在雪山上,深埋在土地里。据一位老红军回忆,那时掉队的人迷不了路,因为沿途都是牺牲的战友,他们生前是战士,死后是路标啊!

听了这个故事,亲爱的朋友,您的心灵颤动了没有?听了这个故事,我们才更加深刻地知道,什么叫做“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什么叫做“前赴后继”,什么叫做革命路上的路标!

在红军长征的路上,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数不尽道不完,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战士小兰,她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桥时因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在护士长发现她挎包中的“干粮”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

故事虽小,但这些包含了点点滴滴细节的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要知道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着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知道体谅他人。在她失去干粮的时候,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我想在那时,她的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了吧;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能做到如此,更何况我们红军队伍里的其他革命先辈呢!

如果你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那里,有大量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翔实地揭露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纪念馆内一些挽联是那样感人心魄“英烈伟绩惊天动地,誉满滨海名垂后世”;“万众长歌悼英烈,四化伟绩慰忠魂”。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更要多想想革命烈士和革命先辈,多想想那些优秀共产党员,多想想那些感动中国的人物!

2020年伊始,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无情而来,全国上下各级党组织、党员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用行动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共产党员的坚韧。全省、市、地各级组织机关党员迅速下沉到基层一线,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危难时刻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壮志风采,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感人歌符。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党员迎难而上,坚守人民阵地的坚强决心,彰显了疫情之下共产党人血染的风采。
是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人都在演绎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或精彩或平淡,或伟大或渺小,或亮丽或灰暗,折射出了不同的生命色彩。这里面,起决定性因素的就是你有着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向革命先辈和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向感动中国的人物和群体学习,把崇高的意识融进我们的血液里,成为一种永恒的品格,不去感慨如轮的岁月,不去追求浮夸的名利,不去羡慕额外的贪欲,只为心灵的无怨无悔,用良好的品格书写人生的篇章,为党旗争光添彩!